一直放在肩頭上的壓力終於卸下了些,籌備多年的留學夢想,至此正式踏出一大步了。
其實說真的,以我不高的托福成績及GRE而言,由於時間有限無法一直考下去了(女人的青春哪能一直蹉跎在考試上面),因此真的是硬著頭皮送出申請的,但或許真的就是應證了美國大學考量的:招生委員會著重的不只是你的成績,而是你的履歷、SOP還有在校成績,因此,我便夾著超強大的履歷表以及思考多年的SOP(申請動機),申請兩間,兩間全上!
(我母後發現UW教育學院排名很高後,現在在一旁捶心肝為什麼當年沒叫我申請哈佛...阿彌陀佛,無欲則剛啊!)
坦白說,遠比那些在台灣讀名校,又有強大背景的申請者,我實在覺得自己申請的輕鬆卻也一點也不輕鬆,輕鬆的是,我沒既沒有花大錢找代辦,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寫資料。(UW是我第一間送出去的,但我大概花了三天把我的SOP拚完)。
不輕鬆的,是要把這些資料完成,其實倒也不是一蹴可及,回首來時路,花了好多年走了許多冤枉路,花了好些時間在不同的產業間遊走,思考自己喜歡什麼產業?適合做什麼?直到發現自己很適合教育企畫的工作,進而累積到管理職的經驗,最後更想出接下來的十幾年,自己要走的路子,每一步走的都是戰戰兢兢,充滿困惑卻又不斷透過自我挑戰為自己解惑。
所以,把想法寫成SOP很快,但其實,摸索的時間卻一直是從我大學畢業到準備留學申請開始,那個漫長的思考過程,其實才是最費時的。
我和我男朋友討論過,究竟到底我憑什麼可以申請上?說真的,看著Gradcafe(一個美國的研究所申請及放榜論壇)的放榜板,看到感覺比自己強萬倍的人都沒上了,結果自己能上,我想,除了幸運外,或許出線的關鍵,就在於:1)我很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 2)我的每條履歷紀錄都是和我選擇的系所有強烈相關 3)我的SOP故事線清楚明瞭,讓教授可以想像到底收了我可以產出怎樣的果 4)我豐富的相關工作經驗相對其他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較為突出。
說真的,都到了這個年紀,申請上了研究所也好像沒有什麼狂喜的感覺,就只是淡淡的,不過有鑒於網路上面教育所相關的資料比較少,所以想或許紀錄些什麼,至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吧!
這邊先來檢視一下我讀的研究所好了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科系: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015全美教育所排名:6
2015泰唔士世界大學排名:26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科系: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5全美教育所排名:20
2015泰唔士世界大學排名:38
坦白說,兩間都是很不錯的學校,其中紐約大學在台灣的名氣比較響亮些,畢竟很多台灣名人都從該校畢業,而且又在紐約,我實在很難想像誰會不喜歡?而華盛頓大學則是近年來西岸的新秀,隨著矽谷崛起,不僅就業率亮眼,學校的教育所排名也在美國本土內以火箭的速度飛升(2007年還在15名外),加上是公立大學,學費較可負擔,又座落在美麗的西雅圖城市裡,既有美麗的校園又享有都市的便利,因此成為近年來相當熱門的申請選擇。
原本,我都是以東岸學校為考量,而照我的申請目標原本是
賓州大學(3月底截止)>紐約大學(2/1截止)>華盛頓大學(1/9)>哥倫比亞大學(4/15)>西北大學>維吉尼亞大學(rolling admission)>北卡羅萊大學(3/10)
但因為有點幸運的UW和紐約大學的申請日和放榜日都較賓州大學的申請截止日較早,所以,就在我送賓州的申請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被兩間學校錄取了,所以突然對於賓州大學的感覺就有種...。
真的很欠揍...(飛~~)
好啦~所以後來還是有把賓州送出去,但正所謂"OFFER在手,希望無窮",有了Notification letter後,相較之下,申請壓力就沒有那麼緊張了,也因此哥倫比亞之後的學校也就沒有申請的動機,反而開始比我預計提早了半個月進入選校的階段。
而從收到錄取通知書到真正進入到學校的那天,我發現還有一堆事情要煩惱的。
- 選校與比價(學費那麼高,當然要找個CP值高一點的)
- 瘋狂尋找該校的臉書社團或是官方社團
- 擬出自己覺得哪些是最重視的學校特質清單
- 和不同學校的學長姐談談,了解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 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方向(特別說明:文科和理科也大不相同,理工科是找到教授保你就幾乎等於可以入學了,但文科其實還是要先修過基礎科目後,學校才會要你確認指導教授是誰。不過當然也有點例外,例如UW就是指導教授選人,你一錄取後,就會被分配到一個指導教授,而這個指導教授就是當初在招生委員會力保你進來的人。)
- 確定學校
- 跑學校報到行政流程(寄送官方成績單、網路學號啟動、申請簽證、繳交訂金)
- 申請獎學金(很不幸的,文科沒有那種像工科的錄取信與獎學金同時來的好康...)
- 參加學校的說明會(網路會面或飛到美國)
- 開始搜尋住房資訊
- 參加台灣校友辦的新生說明會
- 參加學校的語言課程(有些學校會要求外國學生進行密集的語言訓練)
- 飛到美國找住宿
- 準備開學
- 入學!!
總之,留學申請真的也沒想像中輕鬆快樂,一關一關接著來,常常也是讓人覺得心力憔悴,所以我要真心懺悔當初認為申請美國學校比較容易。殊不知,其實是一山還有一山高,但畢竟都已經
改變,就是現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